暗黑穷人亚马逊kc,万恶的资本家?亚马逊宁愿销毁仓库里的商品也不送穷人

法国电视频道M6播出了一档纪录片,曝光了亚马逊法国公司将其数百万无法售出的商品销毁的画面。
那么多崭新的产品被销毁,当然非常可惜。
不少人想到的第一点就是:为什么不把他们送给穷人呢?
相关画面被公开后,就有许多人指责亚马逊的做法:
在数百万人入不敷出、买不起日常必需品的时候,没有使用过的商品却被销毁,而这些产品本可以送给有需要的人。把商品销毁,会对环境产生影响,是极不环保的行为。记得初中历史课本里有一段描述万恶的资本家:为了保持牛奶价格,资本家们宁愿把牛奶倒掉,也不分给穷人喝。
你说这是不是很气人?资本家是不是很可恶?
先把气放一边,咱们先来捋一捋,把这数百万的商品送穷人,这法子到底可不可行。
2亚马逊并不生产任何产品,亚马逊只是提供一个平台给各类产品供应商卖货。
为了优化物流服务,这些供应商的产品也就都放在亚马逊的仓库里。
放在仓库里也是需要费用的。
根据这部纪录片了解到,当商家的产品在亚马逊卖不出去的时候,这家零售巨头公司会向他们收取每平方米22英镑(约合191元人民币)的仓储费。
6个月后则会飙升到430英镑(约合3727元人民币),一年后高达860英镑(约合7454元人民币)。
既然滞销的商品放在亚马逊的成本那么高,那么能不能拿回来呢?
可以啊,退货费每件17英镑(约合147元人民币)。
当然,亚马逊给了一条“活路”,我帮你销毁,每件只需13便士(约合1.1元人民币)。
这一百多倍的差距,你是商家,你也会选择就地销毁。
3那么能不能像爱心人士说的那样,把这些商品送给穷人呢?
能是能,现在物流网络那么发达,送给谁都行。
问题是,这物流成本谁出?
有哪个物流成本是低于销毁费用13便士(约合1.1元人民币)的?连国内的物流也做不到,更不用说各项费用都高昂的法国了。
你可能会说了,可以就地分发啊,发个通告,让当地穷人来领取。
是个好办法啊。
如果做这事,亚马逊要派出员工来维持秩序,否则就会出现哄抢。
还有,就是辨别谁是穷人,要是谁都能来拿,那么就达不到慈善的效果了。
维持秩序和辨别穷人,这要不要钱?
肯定要,不仅要时间成本,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维持秩序你得动用多少人啊,至于辨别穷人,还得和政府相关部门打交道,程序又是繁琐。
那么能不能就直接做“惠民工程”,把这些商品都运到一块空地上,不管是谁,来了就能拿,总有穷人能抢到几件的,总比销毁好吧,1再小,也比0大啊。
想法很美好,但是商家不愿意那么做。
为什么呢?
要是消费者知道这事,他会怎么做?
我看中一件衣服,但是我不着急买,因为6个月后,我就可以到某地方免费拿到它。如此一来,商家就会流失大量的顾客,为了挽回利润,只能提高在售商品价格,如此一来,消费者更加不买账,会导致更多人等6个月后的免费“午餐”。
这样下去,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商家会因为亏损而倒闭,而民众拿到最后一批免费的“午餐”。
这样的事情继续干下去,所有的商家都会倒闭,民众不仅再也没有免费的“午餐”,连想花钱买都没有了。
这样的状况是什么状况?那是经济崩溃、国家衰亡的状况。
4你要商家和亚马逊把商品送人可以,如果送人的成本比销毁的成本和后续的隐形成本低,那么不用你开口,他们也会这样干。
如果送人成本比销毁成本高,还让他们继续做,那就是让他们“割肉喂鹰”,总有一天会把自己“割死”。
那么这事,是不是该怪亚马逊呢?
要不是亚马逊实行阶梯仓储费的规定,这些商家就不会宁愿销毁也不送人了。
试想,如果亚马逊实行的仓储费制度抑制了商家的发展,那么商家就会回到过去,自己的货自己存自己卖。
商家之所以选择亚马逊,是因为把货存在亚马逊更有利。
借助亚马逊的电商平台,商家更容易接触到消费者,借助亚马逊的物流,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也会更好。
欧洲的物流可不像国内有四通一达,不靠亚马逊的物流,在线购物就是“慢递”。
背靠亚马逊,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及时掌握消费者喜好的动态,从而调整自身生产计划。
亚马逊的仓储费到了6个月后,就涨得厉害,这个时候,如果你的商品卖得好,就不需要担心,反正都卖得光了,不会多增加多少仓储费。
反之,如果你的商品滞销,你的损失则是双重的。
为了避免扩大亏损,你要做的,不仅是在商品上市前做好规划,上市后也要借助亚马逊的大数据来及时调整售卖策略,通过各种促销手段,尽量在6个月内卖出去。
亚马逊的仓储费规定,其实是倒逼商家做好生产和营销规划,不至于出现更大的生产浪费行为。
可以相信,没有亚马逊,那些单打独斗的商家们,生产浪费会更严重,需要销毁的商品更多。
只是之前每个商家都是自己这样干,数量分散了,没那么引人注目罢了。
5根据亚马逊(法国站)公布的数据,2017年,109,285个卖家有产品上架销售,平均每个卖家有 15,281个产品在亚马逊上出售。
合计算了下,亚马逊(法国站)一年在售的商品超过15亿件。
纪录片里,法国去年有300多万件崭新产品被销毁。
按15亿件计,则销毁率是0.2%。
试问,没有亚马逊之前,单打独斗的商家们,能做到千分之二的销毁率吗?
把崭新的商品销毁,确实很可惜,但这是亚马逊和商家们最好的选择。
商家和亚马逊合作,比起之前商家单打独斗,是促进了商品销量,降低了生产浪费,是一个更好的结果,是更环保的行为。
虽然做这些之前,他们并没有想到给这个社会更环保,但是结果却是使得整个社会更受益。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写过这样一段广为人知的话:
我们的晚餐并非来自屠夫、酿酒者或面包师傅的仁慈之心,而是他们的自利之心。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有需求,而说对他们有利。别说那些让企业把商品免费送人的话,只要行为对企业有利,他们自会这样做。而作为普通的老百姓,会从资本家们自利的行为中,得到益处。
反之,如果逼迫企业做有损自身的行为,那么最终受害的,是整个社会。
欢迎关注狐狸先森几点钟,我们一起成长。为了给大家福利,在我的公号内还会给大家搜罗最新的电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