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装船是一种专门用于运输车辆和货物的船舶,它允许车辆直接驶入或驶出货舱进行装卸。滚装船(Ro/Ro Ship),也被称为开上开下船,是海上运输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船舶主要依赖于货物运输车辆来进行货物运输,通过牵引装载着集装箱或其他散装货物的半挂车或带轮托盘,直接在船舱内进行快速装卸作业,构成了其独特的运输模式。滚装船的设计使其在现代物流和运输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特别是在汽车、重型机械和集装箱等大型商品的运输上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
滚装船的结构设计独特,通常具有多层甲板,层数多从2到6层不等,以适应不一样大小和类型的车辆及货物。这些船舶一般设有首门、尾门或舷门的跳板,便于车辆直接驶入驶出,极大地提高了装卸效率和便利性。滚装船采用了一种高度优化且流畅的作业程序:货物装载阶段,各类汽车以及被牵引装置牵引的挂车无缝通过跳板驶入船舱内部。一旦抵达目的港口,这些车辆能够直接驶离船只并前往目的地收货点,以此来实现从发货源头到收货终端的“门到门”一站式运送,极大地缩减了物流链条中可能会产生的货物损害与误差,提升了运输效率与安全性。滚装船的优点是其装卸效率高,船舶周转快,以及水陆直达联运方便。每小时的装卸效率可达到1000-2000吨,即便在港口设备条件较差的情况下也能保持高效率的装卸作业。同时,由于不需要复杂的起重设备,滚装船在经济性和操作性上都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
滚装船,作为海上运输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其结构特点和用途的多样性使其得以被细分为多种类型。其中,多层甲板滚装船以其多层次的装载甲板设计,为集装箱拖挂车提供了灵活的装载空间,实现了高效的货物滚动装卸。尾斜跳板滚装船则通过调整尾部跳板与码头平面的夹角,优化了装卸过程,减少了对港口设施的要求。滚装—吊装两用船则结合了滚装和吊装两种方式,既能在舱内利用跳板进行滚动装卸,又能在甲板上使用岸边集装箱起重机进行垂直装卸,极大提升了装卸效率。此外,滚装式集装箱船以其高度的灵活性而备受青睐,不仅能装载集装箱,还能适应长大重件、成组货物及多种车辆的装载需求。尽管其舱容利用率较低且造价较高,但其灵活性为运输业务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纯汽车卡车运输船是专为汽车和卡车运输而设计的滚装船,拥有多达10-14层的甲板,配备专门的固定设备,确保车辆在运送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
滚装船行业自20世纪中叶起源以来,经历了从初创到现代化、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历史。滚装船(Ro/Ro Ship)的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全球贸易和汽车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催生了对高效、大规模的车辆运输需求。1958年,美国建造出世界上第一艘滚装船,标志着这一新型运输方式的诞生。这种设计允许车辆直接驶入船舶内部,极大地提高了装卸效率和运输安全性。进入1960年代,随着欧洲和亚洲汽车工业的兴起,滚装船开始在北欧得到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并逐渐扩展到全球其他海运发达国家。这一期间,滚装船的设计和规模也在一直在优化和扩大,以适应一直增长的市场需求。1970年代,随着第一次和第二次石油危机的发生,全球航运市场受到重大影响。高昂的燃油价格迫使航运公司寻求更为经济高效的运输方式,这逐步推动了滚装船技术的发展。同时,环保法规的加强也促使滚装船设计更加重视节能减排。1980年代至1990年代,随着国际贸易的自由化以及全球供应链的完善,滚装船行业迎来了新一轮的扩张。这一时期,滚装船不仅在数量上有了显著增长,其服务范围也从汽车运输扩展到很多类型的货物,包括集装箱、重型机械等。21世纪初,全球化和技术革新成为推动滚装船行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先进的导航系统、自动化装卸技术和环保燃料的使用,使得滚装船运输更安全、高效和环保。此外,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增加,滚装船在运输模式中的份额持续增长。
滚装船的上游产业涵盖了船舶设计、造船、航海技术、物流服务、港口设施及配套设备制造等多个角度。下游应用行业方面,滚装船广泛服务于汽车制造业的国际分销链,成为新车出口和进口的主力运输工具。同时,在商品车、重型机械、轨道车辆、军事装备及紧急救援物资的运输中也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此外,滚装客船结合的运输模式在连接岛屿与大陆、短途海上旅行等领域同样普及,为乘客及车辆提供便捷的跨海交通服务。
在2022年度,我国滚装船的建造业绩显著,共完成了约21艘船只的建造工作,总载重能力达到了25.86万吨,其中,针对海洋航行设计的海船占据了主体,共20艘,合计载重约25.63万吨,而服务于内河航道的内河船则有1艘,载重约为0.26万吨。同年,国内市场对滚装船的需求量大约为8艘,带动了该行业市场规模达到约12.8亿元人民币的规模。我国的造船工业实力丰沛雄厚,多家领先船厂,诸如江南造船、隶属于中国船舶集团的广船国际、外高桥造船、中集来福士以及招商金陵等,均展示了制造滚装船的成熟技术和生产能力,为国内外市场贡献高质量的船只。当前,滚装船租赁市场的租金水平保持高位,与此同时,中国汽车出口业务的强劲增长进一步加剧了对滚装船的迫切需求,导致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这一趋势促使近来滚装船的新船订单激增,国内汽车制造商如一汽集团、比亚迪等纷纷下单订造,旨在建立自有滚装船队,以保障其全球供应链的稳定与效率。从市场集中度观察,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的广船国际、招商金陵等企业,因手持较多的滚装船订单,成为了行业内的领军者,占据了较大的市场占有率,展现了他们在滚装船建造领域的强大竞争力与市场影响力。
据智研瞻统计显示,2019年中国滚装船行业市场规模10.96亿元,2024年Q1中国滚装船行业市场规模3.6亿元,同比增长5.84%。2019-2024Q1年中国滚装船行业市场规模如下:
为了支持滚装船行业的发展,许多国家出台了各种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例如,中国发布的《2023版中国滚装船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中提到,政府通过提供研发资金支持和减免税收等措施,鼓励滚装船设计和制造的技术创新。这类政策有助于降低公司运营成本,提高研发投入,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升级改造。随着滚装船规模的扩大和作业复杂性的增加,国际海事组织和各国政府加强了对滚装船安全性的法规要求。这包括船舶结构、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货物固定和船员培训等方面的严格标准。这些安全法规的实施,旨在减少事故的发生,保护海洋环境,确保人命财产安全。
滚装船行业在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与问题。这中间还包括全球经济波动与贸易不确定性影响下的市场需求不稳定,导致船队利用率波动;环保法规日益严格,要求行业向低碳、零排放转型,而新型动力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成本高昂,转型压力大;行业内竞争加剧,特别是在高端滚装船领域,技术与服务质量成为核心竞争力,中小船企面临生存考验;国际安全标准不断的提高,对船舶设计、建造及运营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合规成本增加;以及供应链风险,如疫情期间港口拥堵、劳动力短缺等因素,影响船只调度效率与货物交付的及时性。综上所述,行业需不停地改进革新与适应,加强国际合作,提升技术水平与服务效能,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全球贸易与汽车产业的持续增长,特别是电动汽车市场的爆发,将大幅度的提高对高效、专业滚装船运输的需求。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深,跨国物流需求增加,为滚装船开辟了新的贸易航线和市场机会。再者,绿色航运趋势不可逆转,环保法规的收紧促使行业加速向低碳、清洁能源转型,如LNG动力、电动化和风帆辅助技术的应用,虽初期投资所需成本高,但长期看有助于提升竞争力并符合可持续发展趋势。此外,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的融入,如智能船舶、远程运维系统,将提高运营效率和安全性,降低人力成本,为行业带来革新。尽管面临短期市场波动和转型挑战,但从长远看,滚装船行业在技术创新、绿色发展和全球物流网络优化的推动下,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增长周期,持续为全球贸易和制造业的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据智研瞻预测,2024-2030年中国滚装船行业市场规模增长率在4%-6%,2030年中国滚装船行业市场规模19.61亿元,同比增长4.75%。2024-2030年中国滚装船行业市场规模预测如下: